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7231篇
科学研究   69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2篇
综合类   40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954篇
  2011年   867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模拟式实践性教学的探讨——从“软环境”模拟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文从“软环境”模拟角度,分析了模拟式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模拟式实践性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早期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瞿秋白不仅在引进与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探索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3.
明清时代是中国古典小说最为灿烂辉煌的时代,塑造出大量与封建传统道德和伦理纲常格格不入的"离经叛道"者。本文就明清小说中"离经叛道"者的形象进行初步探析,并从社会及作者自身两方面对其形成原因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4.
花山崖壁画的绘画造型构图、色彩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来自原始宗教、原始巫术构成因素,另一方面来自原始社会、原始文化的构成因素,从而以原始艺术的符号化形式承载壮族先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表达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目的性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呈现出他们的生存、存在、生活状态及其发展历史,具有艺术人类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应用实践案例开发是高职数学与专业结合的切入点,其目的是对课程进行有效改革,提升数学教师专业应用能力。应用实践案例开发在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师资培养和应用能力竞赛题库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案例设计上应具有一定的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6.
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为检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是否达到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考试。本文就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语音室、网络等现代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过级率。  相似文献   
107.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政教学的重要环节,五年制高职学生具有特殊性,实践教学要结合他们的特点加以实施。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互动”、“课外活动”和“校外锻炼”三大板块和与之相配套的保障其实施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8.
长期以来,不少教育实践工作者对于真正的教学仍缺乏深刻全面的领会。本文通过回溯教育"善"的内涵衍化,揭示了自古代以来评判教学的视角位移,总体上呈现出从教学的目的论取向到实践伦理立场的变换,并进而考察了近代以来被视为教学理想范型的"教育性教学"命题的本意与价值,及其后来在跨文化传译与诠释过程中发生的价值悖离。进而,从教学的"教育性"延展至"道德性"的讨论,指出当代探求真正教学意味的重点应在关注实践伦理,而其评判标准应坚持"以善致善"即目的与手段的统整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9.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考核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0.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尺度,是社会创新的心理要求,是社会稳定的心理保障。客观刺激事件和心理挫折是诱发心理不和谐的主客观原因。构筑心理和谐可从:转变行为理念,加快推进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提升人的道德需要等三个策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